減緩固執和哭鬧,「四到」不能少!

作者/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  顏孝羽

瑞瑞為4歲小班男童,平時乖巧聽老師的話,然而情緒固執,且持續時間長,例如:早上同學撞倒他的積木,他便大哭大鬧,在情緒當下困難安撫,動用了許多人力,仍困難安撫下來;待午休起來,好不容易情緒平復了,老師想跟他講道理,再度提起撞倒他積木的同學時,沒想到瑞瑞眼神又呈現忿忿然,怒氣沖沖的樣子,不久泛淚,好像又回到被撞倒之場景。在家裡,也有要甚麼,就非要給他,不順他的意思便哭鬧之情形,讓家長頭痛萬分。

家長和老師都傷透腦筋,想了解為何瑞瑞的情緒持續這麼久,這麼小的孩子怎麼這麼會記恨呢?以及,當瑞瑞的情緒風暴來襲時,該如何引導瑞瑞冷靜下來?  


一、要因解析:撞倒的不只是積木,是「安全堡壘」

老師表示,平時瑞瑞在學校最喜歡的玩具就是積木了,每天到校,都是自己在積木角裡玩耍,鮮少和其他同學一起玩,也較少接觸其他的玩具,積木可以說是讓瑞瑞最有成就感,覺得最安全的角落。

而碰到瑞瑞積木的同學,平時便比較頑皮,動作也比較大,不只針對瑞瑞,只要是他經過的地方,常有意無意觸碰別人的物品。因此當他到瑞瑞的安全角去,侵犯瑞瑞的「安全堡壘」時,瑞瑞對他「新仇加上舊恨」,平時早已積怨已久,一觸動下,彈珠般大的眼淚,便嘩啦啦不可收拾了。

由此可知,瑞瑞常以玩固定的玩具、做固定的事情以對環境產生安全和可控制感,因有發展遲緩的問題,所以尚不太會表達,可能在瑞瑞心裡,玩具積木是他的,安全角是他的地盤,不容許他人侵犯;而調皮的同學有意無意的碰觸,就像不定時炸彈,隨時可能會瞬間擊垮瑞瑞的安全堡壘,也難怪瑞瑞如此記恨!

二、處理方式:講道理之外,還要心到,眼到,口到,手到,

多數家長和老師習慣以講道理為主要處理情緒或人際衝突的方式,講道理本身是必要的,然而對有情緒困擾或固執性高的孩子而言,先從情感層次加以介入、並強調與孩子共同經歷問題解決之過程,顯得格外重要。

家長可以先同理孩子之情緒,帶孩子到「安慰角」,幫孩子說出內心不舒服的感受(某某某又故意弄倒你的積木了,你好生氣!),待情緒平復後,再進入問題解決的層次。

家長和教師可以示範正確做法(眼到),輔以想法教導(請孩子說一次,完成口到)、陪伴行為演練(手到)和情緒體驗(心到)等多方面進行預演,並以孩子常遇到之衝突情境為腳本,和他演練可能面臨之人際衝突及可處理之方式,強化多元之處理技巧,減少只以「哭泣」來解決衝突之頻率。以瑞瑞的問題為例子,演練之方式及步驟如下:

情緒部分(心到):

先同理瑞瑞的感覺,讓瑞瑞體驗當積木被撞倒時,同時有生氣(責怪對方怎麼可以撞倒)、著急(擔心無法復原)以及失望(我排那麼久,怎麼一下就被弄倒)的情緒。

當上述情緒發生時,也沒有關係,可以帶瑞瑞到一個他喜歡的角落(「安慰角」或是「休息區」),做些瑞瑞喜歡的事情轉移情緒,並引導他進行幾個深呼吸,幫助他度過情緒之風暴。

就像暴風雨一樣,情緒終究會過去的,我們無法阻止風暴發生,但可在棲身在安全的角落安靜地等風暴過去。等情緒平穩一點了,便可帶著瑞瑞依據口到、眼到、手到之行為處理之原則,一起進行問題解決。

認知教導:(口到)

(1)教導瑞瑞及全班同學清楚之物權概念:例如請大家一起念出「積木是大家的,不是自己的」;「不是誰先拿到就是誰的,而是大家都要輪流玩。」以澄清較不成熟概念:「我先拿到就是我的」、「我常常在玩,所以是我的。」

(2)教導全班同學,教室裡是大家一起的活動空間,同學可能會故意或不小心,而撞倒自己排的積木(或是其他物品),這是可能會發生的事情。

(3)當積木(或東西)被同學撞倒時,可以處理方式如下:
a.以後記得先把積木(或東西)收藏在不容易被撞倒的地方。
b.再排一次積木;
c.可以試著提醒同學小心一點,告訴同學如果撞倒積木的話,我會很生氣;
d.請老師一起把積木(或東西)放回原狀。

(4)哭鬧無法解決問題,被弄倒的積木,也不會因為哭鬧就自動回復原狀。

示範正確處理方式(眼到):待認知層次理解後,老師可以重現積木被撞倒的情境,並示範一次正確處理步驟,請瑞瑞觀摩學習。

行為部分(手到):

觀摩之後,更需在實務層次上,帶著瑞瑞真槍實彈地一起演練上述解決問題之過程(例如再排一次,例如去提醒同學說要小心一點,也可以試著請老師幫忙一起回復),協助瑞瑞設法以哭泣以外之方式,解決與同學之衝突。

最後,大人需謹記處理的原則是,不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消弭情緒,而是要以最有效率的方式,將情緒加以疏通和排解。即使哭鬧聲音很吵,對情緒固執的孩子而言,仍是學習的必經過程。

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心情被理解、許多人願意接納他的心情,也願意陪伴他一起解決困難時,或許安全堡壘已不只限於被推倒的積木,而是延伸到教室裡的每一個角落了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面對霸凌的終極解藥:兒童繪本教導我們的寬容

讓哭鬧立即停止的特效藥

孩子不乖,沒啥不好(刊登於自由時報親子會客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