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哭鬧立即停止的特效藥


好多家長都會來治療室時問我,如何讓孩子哭鬧快速停下?

不理他?哭久了就沒輒了?這是一種說法,但在公共場合,放任孩子哭鬧,恐怕有點說不過去,畢竟尖叫哭鬧聲吵到的,不是只有自己一家而已。

即使是在自己家,不理會哭鬧的孩子未必表示問題解決或是哭鬧減緩。

有時孩子伴隨哭鬧,還會有拉扯大人,大力敲門或是丟擲物品的行為,這樣的行為持續忽略,恐有縱容不當情緒表達之嫌。

當哭鬧尖叫持續十分鐘以上,「修養」再好的大人,也很難視若無睹,面不改色。

不能忽略,那到底該怎麼做才好?



現在「教養專家」和「專業建議」這麼多,但套用在我家小孩身上,也不是每次都管用。

關鍵在於:忽略法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孩子哭鬧的訴求是引起家長的關注。

以行為治療的觀點來看,家長在孩子哭鬧後「忽略」,便是一個削弱,削弱「哭鬧」一「爸媽會注意我」的連結。

但忽略其實是個「不明確」的指示,未明確指出不哭鬧,那孩子可以怎麼做?

無助、慌亂、或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孩子,就繼續哭鬧了。

忽略法不總是適用,尤其當親子關係衝突多,不夠穩固時。

在親子衝突頻繁,親子關係安全依附還不夠穩固的情形下,「忽略」其實很困難停止哭鬧,反而可能加劇哭鬧,或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。

記得在依附關係的經典心理學實驗中,不安全依附的孩子,對母親的短暫離開顯得挫折,但當母親回來和孩子再度相聚時,孩子矛盾地一方面要親近母親,一方面又表現出挫折,哭鬧想要攻擊母親,似乎在生氣母親拋下他離去。

對不安全依附的孩子而言,他不確定是否在做了不對的事後,父母還愛他;也不確定在父母這次的忽略、短暫離開後,會不會再回來?


因此對不安全感深的孩子,「忽略」只會造成更多不解和困惑(我都亂敲東西,亂發脾氣了,你還不理我嗎?」,以及更多、更激烈地,能引起家長關注的任何行為,例如抱大腿,不讓妳走;或是不肯依約定進小房間冷靜;或當父母想離開現場自己靜一靜,孩子會激動跟在後面或用力敲門。

此時,孩子哭鬧是想要証明即使他這麼「壞」,即使他犯了錯,但父母仍愛他。所以此時「忽略他」好像沒效反而更嚴重。

想要立即停下,首先要先給足孩子安全感。請先試著表達:

1.「我只是不高興你的行為,但我還是很愛你,別擔心,你進房間想一想好辦法,我相信你下次會做的更好!」

2.「媽媽很愛你,我不想罵你或是處罰你,我們兩個都花一點時間想一想,該怎麼做。」

3.「媽媽相信你懂規矩,不會隨便犯錯,請你去房間冷靜一下,想想剛才怎麼了,我們五分鐘後見。」

這是一個加強安全感的說法,至少讓孩子知道您不會因犯錯就不愛他。

但如果發現自己,在生氣當下,完全「吐」不出類似上述理性的字句,至少先讓自己暫停「90秒」。

研究指出,當我們產生情緒時,大腦啟動的自動化生理、心理反應,其作用最多持續90秒,90秒後,如果您發覺您的情緒,仍像起初一樣地激動、憤怒,強度思毫沒有變化甚至更氣,表示您可能被某些想法給「綁架」了,讓您「毫無選擇」的繼續生氣。

綁架您的內在想法諸如:
1.孩子一定是故意跟我作對。
2.孩子一定是故意要在大家面前給我難看。
3.孩子是所有問題的根源,一切都是他的錯。
4.憑什麼每次都要讓著他(孩子),不公平。
5.孩子哭鬧一定是一種對我不滿的表現。

此時,您可以先短暫做幾個深呼吸,鬆開綁架的繩,與理性的自己連結,再試著說出上面的話;當然您也可以找另一半或其他家人代為處理哭鬧的孩子,再慢慢檢視自己內在的想法。

注意,如果您被負面思考綁架成功,跟著孩子激動起來,或您也被孩子激怒了,說出類似:「你再哭,我就不理你!你給我進房間冷靜」;或「就是因為你這麼「番」,所以才沒人理你!」之類的話,則挑戰了孩子「被愛」的需求,也挑起了孩子「被拋棄」的恐懼,此時,孩子要擔心自己犯下的錯誤;還要消化即使哭鬧,但也得不到某事某物的挫折;更要擔心自己可能不被父母愛的恐懼。



別小看這些話,這些威脅的字句,會引起孩子的恐懼,恐懼,會激發腦部邊緣系統(大腦較為原始的區域)中,掌管恐懼情緒的「杏仁核」(又稱恐懼中樞)之活化,這是原始人類面對危險時,判斷要「打戰」或要「逃跑」反應的中心,處理訊息的速度快(當然要快,否則被野獸吃掉),但不甚精確,也來不及講理(當面對一隻飢餓的獅子,您來得及講理嗎?)。當這負面能量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,要立即停下恐怕得花上好一段時間。

那如果哭鬧不能忽略,有時確實有用阿,何解?

正如基礎理財第一課:區分孩子哭鬧為的是「需要的」必需品,還是「想要的」奢侈品。

若孩子哭鬧,討的是父母關愛,那屬於成長「需要的」必需品,不可以忽略;但如果當下孩子哭鬧,在沒有和父母是先約定好的情形下,只是臨時看到就吵著想買一台新的電動遙控車,那屬於「想要的」奢侈品,可以和孩子說明規則後,暫時忽略他的哭鬧並轉移他的注意力。

那,到底如何立即停止孩子的哭鬧?請依序進行下面三步驟(請不要跳過任何一步):

首先:減緩杏仁核(恐懼中樞)的不當活化:停止「犯錯就不被愛」的擔心與恐懼,您可以和孩子保證即使犯錯,妳仍非常愛孩子,並相信他下次會做得更好(如上面的三個例句)

第二:啟動前額葉(理性腦)運作,此舉亦可以抑制杏仁核不當反應:在建立穩定的安全感後,您可以幫孩子說出他的想法和感受。說出來,就是幫孩子建立理性和情緒感覺的連結,幫孩子啟動大腦「前額葉」的運作,引導孩子使用理性和邏輯來看待問題。例如:妳看起來好挫折喔,被訂正三次了都還沒有好;妳看起來好失望喔,你差一分就贏了耶。

第三:應用行為改變技術
暫時隔離:針對較年長的孩子(小學後),在上述1和2均完成後,可以邀請孩子到你們約定的「冷靜區」暫時冷靜,五分鐘後再和他討論。
負增強:當1、2都執行了,孩子仍持續哭鬧時,嘗試和孩子說:「你因為….很委屈,媽媽知道了,現在媽媽給妳十秒鐘慢慢安靜下來,如果數到十後仍繼續哭,就不能….(一件孩子喜歡的事),或是就要做…..(一件孩子討厭的事)
(3)其他有效的行為策略:針對較年幼的孩子(學前幼兒),您可以或提供轉移注意的多重感官訊息,例如:拿出他喜歡的聲光玩具或物品、迅速帶離現場(改變她所看到的場景)、提醒他你們即將去做下一件他喜歡的事情、給他擁抱或肢體上的安撫等。


立即停止哭鬧的特效效藥,需要這三帖藥,依序服用:以愛與安全感為基礎,啟動前額葉運作,最後是執行行為改變技術或其他有效的行為處理。

這特效藥是否能一針見效,還得看孩子的個性、體質,方能調配出個別化的處方。

現在起,開始依三步驟細心調配吧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面對霸凌的終極解藥:兒童繪本教導我們的寬容

孩子不乖,沒啥不好(刊登於自由時報親子會客室)